童年再見 Au Revoir Les Enfants


縱橫影壇多年,遲遲沒有著手的故事


年紀輕輕便與雅克伊夫庫斯托合作執導紀錄片《沈默的世界》的路易馬盧(Louis MALLE),首部劇情長片《死刑台與電梯》迅速在影壇打響名號。早期作品多取材自文學作品,挑戰風格迥異的題材:Vivant Denon《沒有明天》改編而成的《孽戀》、雷蒙克諾的《地鐵裡的莎姬》、Drieu la Rochelle的《野火》,至《拉孔布呂西安》由作家莫迪亞諾擔任編劇,完成關於佔領時期通敵者的故事。

爾後,馬盧旅居美國十年,完成名作《大西洋城》及多部紀錄片。1987年,導演返回家鄉法國,著手《童年再見》的劇本,回憶1944年永生難忘的寒冬。

那年,全球仍籠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霾之下,法國部分地區仍受到德軍佔領,父母將孩子送往天主教的寄宿學校安頓,絲毫沒有過完聖誕節的歡愉氣氛。

主角朱利安同導演的化身般,即便對於母親的道別依依不捨,仍和哥哥重返校園。一日,神父帶來三位新同學,約翰是三人之中和朱利安在音樂與文學上得以切磋的夥伴,兩人漸漸透過交流增進情誼,但約翰等人的神祕感一點也沒有因此減少。夜禱、書頁中的另一個姓名、神父不發聖餐的諸多異象,朱利安看在眼裡,也不大肆宣揚。

警報響起,鬧進安逸的校園,眾人躲進防空洞,繼續稍早的數學課。卓別林的電影、聖桑的音樂給無味的冬日增添一些歡笑。圍牆裡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,秘密終究抵不過內線通報。在廚房受委屈的喬瑟夫成了通敵者,舉報校園內藏匿了猶太人,軍方一掃校園。片末,導演親自配上口白:後來神父和三個男孩喪命於不同的集中營,四十年來,甚至到死亡以前,他分分秒秒都會記得那個一月的早晨。

東西方以自身經驗作為主題的電影不在少數:侯孝賢的《童年往事》、生涯僅有兩部作品的尚克勞德羅桑的《里歐洛的異夢童年》,尤杜洛斯基近作《童年幻舞》與《無盡的詩(又譯:歡迎來到詩樂園)》等,這類「自傳電影」敘述自我經驗,並以劇情片呈現,勢必變造、調整過事件的原貌,就像大腦拼湊出一個合理的回憶說服自己。

《童年再見》保持距離,細膩卻冷靜地描繪,戰爭之下小小校園的百態,將倖存者的回憶公諸於世,重現人們避而不談的傷痛。

Director: Louis MALLE (1987)
Country: France
 ● Camille SAINT-SAËNS - Introduction + Rondo Capriccioso op. 28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