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電影工作坊:農業議題



為什麼農業能代表台灣的「道地性」?


  現今,農業明明早被工商業為主的社會遺忘,甚至是一個需要扶持才能生存的產業。但只要提到在地文化,我們腦中第一個浮現的,卻通常是熱情又辛勤的農民。一個農人,如何代表台灣的精神?

  民以食為天,台灣又以農業起家,稻米對人民的重要性更是不在話下。在上一個世代,我們的父母如同這群農民,從零到有建立自己的事業,豐富了自己的資產。而這群農民卻是不論穀價高低,只為繼續照顧這片土地、求一頓溫飽而辛勤耕種。他們是一群無名的、為國家效勞的公務員,卻也是政府諸多政策的犧牲者──土地被徵收、被要求改種其他經濟作物外銷……等等。除此之外,民眾的飲食習慣改變,米飯再也不是餐桌上的唯一選擇。然而,他們每天依舊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虔誠地信仰著。紀錄片<無米樂>中,崑濱伯的信念即為「無米樂」:有米也好,無米也樂。旁人眼裡看來,這群農人被壓抑沒有抵抗之力,卻仍知足的生活。是這樣逆來順受的態度代表著台灣嗎?

  什麼是台灣精神?透過<無米樂>,我們的答案可能是堅忍、虔誠、謝天。當我們特別賦予這些特性「台灣精神」的稱號時,是否也意味著一種珍貴性?一種稀有性?是否也意味著,這些特質正在一點一滴的從這個世代流逝?用一種即將消逝的產業代表台灣,用一種即將消失的理念代表台灣,隨著它們的消逝,台灣的未來又是如何?


Films recommandés:
  無米樂(顏蘭權, 莊益增, Let it be,  2004)
  野蓮香(鄭有傑, My Little Honey Moon, 2011)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