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電影工作坊:同性情慾

自卑的人透過刺青武裝自己,小綠則用刺青來紀念愛情。在<刺青>裡,網路和現實、虛擬和真實、如夢似幻使人浸在迷幻的情境下,微醺。


  是不是因為異性戀主宰的現實世界,使得同性戀只能匿身網路,埋伏在虛擬世界狩獵?透過部落格、網路聊天室、視訊來尋覓適合的對象。儘管在<刺青>中,網路援交並不是特別針對何種性向。但導演卻巧妙地,一併放入了這些共同元素:現實和虛擬的游移、主角們名字中的「綠」、彼岸花的束縛、身體和性慾。

  在同性戀電影中,總會有赤裸的、煽情的互動,來打開「想像」的開關。當父母是異性戀時,多數人可能會認為異性戀就是正常的。影像中同性間的互動,增加了另一種「愛」的可能。更表達了,不管是同性戀,亦或是異性戀,皆有「慾望」的需求。在<刺青>中,主要的三個角色「小綠、竹子、阿青」,名字都含有綠的元素。而代表同性戀標誌的彩虹旗,其中的「綠」即象徵著自然。電影欲透過影像的放送,使觀眾習慣成自然,大膽使用肉體,改變一般人原有的價值。

  呼應劇中竹子的日本籍,彼岸花在日本的花語為「悲傷回憶」,多用在死亡及分離。彼岸花就像是詛咒般纏上了她,當竹子想踏出自己的心房,命運似乎又會絆她一腳。這個束縛始於父親──秩序的象徵。這領人通往地獄的花,更成為竹子的使命,變成她決不能跨越的底線,時時刻刻提醒著她。隱約呼應著現實的世界,是否有許多人被束縛著呢?

  曾經在課堂上,聽了助教一段很有道理的想法:為什麼同性戀者要和他人解釋「我是同性戀」?我們從不會主動表明「我是異性戀」,因為大家都理所當然地這麼認為。同理而言,現今多元文化下的社會,同性戀者又何必昭告天下呢?

  這次的片單中,<美麗在唱歌>漂亮地傳達出發和等待的意象,可惜因為沒人負責,討論就省略了。而<刺青>這部片子真的選得好!用這部電影做為一個開端,它就好像向世界招手說:「歡迎來到我們的世界!」

Films recommandés :
  美麗在唱歌 (林正盛, Murmur of Youth, 1997)
  刺青 (周美玲, Spider Lilies, 2005)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