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電影工作坊:幫派議題




  三部風格迥異的幫派電影<蝴蝶>、<艋舺>、<南國再見,南國>,呈現台灣幫派與地方密不可分的關連,兄弟之間的爭權奪利,人物的鮮明刻劃。


  生命,為何物?它自何處來,又該往何處去──幫派以恩仇為由,用血洗釐清,將性命獻出來換取答案。幫派電影的主角們,更突顯了「出生,後即邁向死亡」,他們的人生鮮有明確的目標,去除打打殺殺、勾心鬥角,就像空靈般不知下一步該何去何從。透過接近死亡,來尋求生命的答案。彷彿這個世界不再有希望存在,他們唯一能走的僅是死路一條。

  而父親角色的缺席,是巧合?還是另有隱情?在<蝴蝶>中,一哲的父親明明聽得懂台語,卻硬是要透過翻譯傳話。他不願認同自己台灣人的身份,就好像一同否認了家鄉南方澳和妻子的故鄉蘭嶼的存在──也間接切割了自己「父親」的角色。一哲恨的,是沒有陪伴他們的父親,還是逃避他們存在的父親?與父親的疏遠,相對的和母親就有緊密的關係。或許是為了戲劇效果,或許是呈現了台灣家庭的常態,但有沒有可能,是隱喻母親和土地的同質性?大地滋養了萬物,就如母親孕育了嬰孩,各國神話中的大地女神,傳統宗教中的女性神祇,甚至是mother earth一詞,都含有母性照料著生息。

  蚊子混的是義氣;一哲求的是平靜。他們的性格,絕對比不上其他配角鮮明,那是什麼造就他們成為電影的主角?他們沒有自我,只能透過他人來描繪自己的形象,透過迷失找回真正的自己。具體來說,這應該很符合大眾對幫派的想像吧!所以這些幫派電影的主角們,總讓人覺得「壞不起來」。他們做壞事都有其道理,即使無理,觀眾還是會找個藉口自圓其說,以滿足主角正在追尋自我的正向感。與其說是「黑社會」電影,不如說是「黑暗面」電影。在「沒有假好人,人人都是真壞人」的狀況下,幫派電影將人的情慾、喜怒更直白地展現。

Films recommandés / 建議影片:
  蝴蝶 (張作驥, Soul of a Demon, 2008)
  艋舺 (鈕承澤, Monga, 2010)
  南國再見,南國 (侯孝賢, Goodbye South, Goodbye, 1996)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