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電影工作坊:家庭議題


  從李安的<飲食男女>到張作驥的<當愛來的時候>,相隔十餘年的兩部作品,描繪同樣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台灣家庭。不是從兄友弟恭、互相友愛出發,而是從台灣家庭的衝突根源:「溝通」和「結構變動」看台灣家庭。

  若<飲食男女>是上一代父權家庭的代表,<當愛來的時候>就是十年後另一種女性當家的詮釋。台灣家庭重孝道、守倫理,通常只有在飯桌上,大家才能圍坐一桌,暫時「平等地」吃飯聊天。這樣的餐桌文化,有時吵吵鬧鬧,有時溫馨感人,小至互相夾菜,大至宣布重要事項,也僅僅在餐桌上,大家才得以「相互溝通」。在飯桌上,兩部電影恰巧成了極大反差,<飲食男女>的父親說話含蓄,時常欲言又止;<當愛來的時候>的來春卻說話直白,不顧及他人感受。這樣的溝通模式,卻都無法明確表達每個人心中真正所想:或許是關心、擔心、不捨、後悔……。難道,在最親近的人面前,我們反而需要全副武裝,隱藏自己真實的情感?

  然而,由於家庭中的角色從不容許我們事前排練,第一次身為父親/第一次當孩子,每個人都是自己角色的「新手」,誰都不懂得一個父親或孩子該怎麼「當」。因此,每當家庭中結構有所改變,問題也隨之而來。

  在<當愛來的時候>中可見,「問題」從一個新生命的到來和一條生命的逝去開始——讓來春從女兒突然成為母親,大媽從強勢到喪志,二媽從輔佐到掌權持家,最後是妹妹來日步上姊姊來春後塵——但衝突也隨著關係遞嬗的安定而日漸平復。

  在家庭主題之下,兩部電影不約而同地都以家庭的衝突為始,徹底顛覆對家庭的「愛」的想像。但愛是什麼?當愛真正來的時候,我們又會如何反應?

  我們可能總是誤以為「愛」,是乖巧聽話、和樂融融、一片祥和,卻沒想過它的其他樣貌,是叛逆青年、大聲爭吵、相互顧忌。

  如此拐彎又害羞的台灣家庭的愛,需要時間體會,需要耐心發掘。

Films recommandés / 建議影片:
飲食男女 (李安, Eat Drink Man Woman, 1994)
當愛來的時候 (張作驥, When Love Comes, 2010)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