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實的叩問: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



好久沒寫讀書筆記,由於對紀錄片仍非常不了解,小腦袋的資料庫尚未健全,躊躇之後以呢喃紀錄閱讀筆記(本來幻想摘要全書成一篇文章,下文提到的部分只是本書的前半部的大致摘要,後面因為以各個影片作為章節,加上大多數影片都沒看過,就不整理在此)。

讀郭老的文字,總有一針見血、當頭棒喝的刺痛和爽快,無論在紀錄片或是台灣電影評論圈中,
甚少有人對於台灣紀錄片觀察如此全面,又能直指其長期缺點——濫情、過度感性、去政治性、自我孤立於國際社會外。

這般現實影像缺乏政治話語能力,上溯至1950年代國民黨政府言論審查,攝影在當時分為二個類別:
一、遮蔽現實,粉飾太平的政軍系統新聞照片(中央社、軍聞社)
二、去政治的娛樂化攝影(蔣政權「民間代言人」郎靜山復辦中國攝影學會、沙龍攝影的興起)
隨著1970至1980年代本土尋根意識漸長、鄉土文學論戰爆發,報導及紀實攝影才開始出現在台灣社會。在高度壓抑的歷史背景之下,出產的幾乎都是官方拍製的新聞、軍事教育、抗日反共愛國片,1980年前幾乎未有獨立紀錄片。被後世索驥「非國家機械宣傳式」的作品,僅有陳耀圻於美國就學時拍攝的《劉必稼》,也被喻為「台灣第一部具現實主義美學意義的紀錄片」。接著,社會氣氛的喧騰、反抗運動四起,「綠色小組」紀錄下台灣解嚴前後的運動現場,也是將現實主義影像實踐於台灣紀錄片的重要時刻。

此外,台灣在物質上,攝影器材的普及晚,至1980年代才逐漸開始;又,全球化及消費文化的興起,導致人們開始以消費替代公共參與;教育方面也有「不碰政治」的潛規則、長期缺乏訓練邏輯、思辨及分析的能力。加上長期以來缺乏國際身份,導致國家認同混亂,使得台灣的創作者多浸溺在個人經驗的觀察與展示中。上院線賣座的紀錄片,多半靠著國族認同、感動元素的加持,不僅缺少政治性觀點,長期浸潤在感動的激情中,也容易讓人忘記反思。

想一想:
  • 一部好的紀錄片,需要具備什麼要素?
  • 一開始就有商業考量、受廠商資源挹注的紀錄片會有什麼問題?

真實的叩問——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
郭力昕

留言

熱門文章